我已是奔八的古稀老人,这辈子被祖孙三代的名字困惑着,说来闲话聊聊,作为情感的倾述。 我的父亲名字的第三个字,是“枢”,常常被人念成“区”,几经纠正也还是照样。同事还好,其它旁人都这样叫,也慢慢默认了。父亲自己给报刊发的长途客运信息,最后落下的笔名是“心舒”,“舒”与“枢”同音,以正视听。 我的名字,第二个字“廷”,无论在登记表格或者是签名时,常常会误认为“延”字,令人哭笑不得。若有电话,自我介绍,我会反复强调,是家庭的“庭”字,上面去掉个“广”字,也就是朝廷的“廷”字,几经说明才罢。以至于大学百年校庆出版的校友名录,也同样是如此缪误,令人万分遗憾。这个“廷”字,是父亲为纪念自己是福建闽侯县廷宅村出生地,为我取名的。 我的儿子,原来是夫妻双姓合一,单名。上初中时,他嫌同名同姓太多,坚持要改名。自己给自己说,加个“绅”字,做个绅士也挺好。我也就同意了,好不容易在派出所办好改名手续。可是在日后,常常被人误读为“坤”字,尤其是快递小哥送物件时。 我不太明白,这几个字,不算艰涩生僻之字,为什么会常常出错?生活还要继续,只要在身份证的姓名准确就行。所以,我在对外接洽时,自觉主动递上身份证,省得啰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