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爱老人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楼主: 苦辣酸甜

[回忆录] 知青故事

    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19 08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21-11-19 08:18 编辑
真真 发表于 2021-11-17 17:59
我是74年下乡,插到四川农村的生产队,四个女知青一屋,一灶,痛苦和磨难都成了今天的财富。我哥哥比我早几 ...

真真,满腔热情去,看到是失望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
点评

回忆是美好的。  发表于 2021-11-19 09:38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19 08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笑语翁 发表于 2021-11-17 20:44
毛主席的教导记心怀,一生交给党安排,笑洒滿腔青春血,喜迎全球幸福来!

早上好!谢谢诗评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19 08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阿强 发表于 2021-11-18 10:05
苦辣酸甜老师上午好。

早上好!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19 0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21-11-21 08:33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五    那年那月那天  

      “通信员回来了!”不知是谁在窗外大喊一声。我楞了一下,急忙拿起炕上的黄棉衣,三步并做两步走出了宿舍。手忙脚乱的边穿衣服,边欢喜跳跃着冲向连部前,直奔那位刚刚从马车上下来的通信员。
       前几天大弟在来信中告诉我:快过元旦了,家里准备给你寄个邮包,望收到后速回信。我伸手接过通信员递过来的那张包裹单,又看见了熟悉的笔迹,像接到家书般感到了亲人的温暖。目光扫过上面的寄件人地址、姓名,收件人地址、姓名,在中间那栏包内装有何物中停下,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红肠、油茶面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这些食品也算是好东西了,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。本打算求通信员把包裹捎回来,虽知第二天连里没有去团部的车。吃的东西时间长了会坏的,我决定自己去取,便马上和排长请了假。十二月的北大荒已是冰天雪地,天气冷的很,这段路来回足有五十多里,不算太远,可也不近哪。我没多想,像个出征的战士,信心满满,一个人大步流星的向团部走去。
       欢天喜地的从邮局人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邮包,那一刻又高兴又难过,竟分不清它给我带来的是温暖还是心酸。返回连队的时候,太阳升的老高了,但并不觉得暖和。空旷的原野上,前面没有一个人影,回头看看也没人。白茫茫的世界里,只能听见脚踩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。还没到十连我出汗了,包裹在两手间换来换去,走路的速度也慢了下来。我用一只手将棉帽往上抬了抬,一股凉风吹进来,立刻感到凉快多了。忽然听见路边扑棱一声,前面几米处的枯黄草棵里,一支鸟惊慌的飞起来,吓我一跳。走了这么远的路,感觉确实有点累了,可是不想停下来。反正大路上没人,我便小声唱起了语录歌“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去争取胜利。”
       过了五连,远远能望见我们的连队了,在阳光的映照下,那山、那林、那几排房屋,越来越清晰了,我忘了一路的疲惫,犹如打了一针强心剂,不觉加快脚步向山脚下的连队走去。

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19 08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21-11-21 08:31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六   张连长之死

       七十年代初的冬天,团里组织各连人员分批上山采伐。于是六连几个连领导开会,在知青中挑了三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又找了一个会做饭的女知青,派刚刚上任不足一个月的哈尔滨女知青张淑梅副连长带队上山。
       那年张连长二十一岁,她性格开朗、泼辣、能干,连里的知青和老职工都很喜欢她。同她一起上山的知青基本都和她年龄相仿,北京知青小些,才十七、八岁。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就出发了,一路颠簸近百里总算顺利到达了双山火车站。谁知在火车进站时,张连长被开过来的火车撞上了。不知当时她是脑子里在想事、思想太集中,还是来不及躲闪,总之惨剧发生了。张连长被火车头巨大的惯力,重重的甩了出去,当时脑袋就摔了个窟窿。列车停了下来,连里的知青忙背起受伤的张连长,马上把她送到师部医院,但是人已经不行了。
       团里为她开了追悼会,那天俱乐部里座无虚席,连过道都站满了人,大多数人我们都不认识,但是大家知道他们都是知青。团首长们在台上都说了些什么,我一句也没听见,只听到下面一片哭泣声。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同龄人死,那么年青,死的那么惨,我们都吓懵了,只知道哭。
       张连长的墓地在离连队不远的山坡上,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下葬时的情景。当时她父母伸着双手不顾一切地扑向棺材,嘴里一声接一声哭喊着她的名字,那撕心裂肺的叫声,让我至今想起来还都心痛。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知道了什么是绝望,看到了什么叫痛不欲生。白发人送黑发人,人生最大的不幸!那天晚上很多人都没吃饭,往日热闹的宿舍一下子静了下来,大家谁也不说话,有的一个人在默默的流泪,还有几个知青抱在一起痛哭,一连几天整个连队都笼罩在悲痛之中。
       张连长走了,她成为那场轰轰烈烈上山下乡运动的又一个牺牲品。对于张连长的死,究竟是谁的错?那么繁重的采伐工作,交给一个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、年轻的、还是一个女同志来带队干,连队那些领导们难道没有责任吗?要知道当时连干部中有三个是男同志,而且都是老职工。他们都有理由不能带队去,其实不过是怕山里苦罢了。
      去年我去大连的弟弟家,碰上了他的一个朋友,他是个私企老板。一聊才知道原来我们是一个团的,而且他还是张连长的老邻居,他告诉我,他曾在二十多年前回团里一次,并且特意从团里赶到张连长的墓地看了看。他说那座坟已经不大了,他用随身带去的工兵锹,为她添了不少土,还拔了坟边的草。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湿润了,心中立刻对他多了几分敬意。
       光阴似箭,一晃四十几年过去了,连里的知青们早已像鸽子似的飞向了四面八方,只有她还静静的躺在那片土地上。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去祭扫她的墓地?还有没有人去看她?  安息吧张连长!  我们永远怀念你!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发表于 2021-11-19 09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遥祝苦辣酸甜大姐幸福安康。   
发表于 2021-11-19 14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呵呵, 天寒地冻的, 北方太冷了, 没饭吃, 吃窝窝头, 我不敢去呀! 后来还是报名去江西了!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20 09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阿强 发表于 2021-11-19 09:32
遥祝苦辣酸甜大姐幸福安康。

早上好!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20 0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21-11-20 09:22 编辑
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1-11-19 14:38
呵呵, 天寒地冻的, 北方太冷了, 没饭吃, 吃窝窝头, 我不敢去呀! 后来还是报名去江西了!

彩色风筝你也是知青,其实去兵团是吃馒头,没有窝窝头,但太冷了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11-20 09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21-11-20 09:30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七     我们的女宿舍

      下乡在连队时,我住的宿舍有二十来个知青,她们来自齐齐哈尔、北京、哈尔滨、上海四个城市。那时候年龄小时常想家,为了排解思乡的苦闷,宿舍里几个性格外向,爱说爱闹的知青,在晚上没事时,就领着大家变着法的玩,也算是自娱自乐吧。
       几个样版戏在全国演的最热闹的时候,连里也赶排了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,准备参加团里的会演。宿舍里的人不甘示弱,于是也排了一场,是子荣进山见座山雕那场。我们把一位北京知青的皮坎肩翻过来当座山雕的服装,杨子荣的帽子和皮大衣是老乡的,马鞭子挑一个树枝就行了。八大金刚是现成的,宿舍里的人早已把那些黑话背的滚瓜烂熟,对答如流了。进山前奏吗,一个老师用嘴就轻松的唱出来了。整场演出都很成功,就是那两声枪响,不好意思说,是一个北京知青拿着烧火棍叭、叭,打在了尿盆上。
      七十年代初,哈市每人供应二斤大米,八斤白面,细粮少,所以东北的知青无论男女生回家都要带上一、二袋面。快过年了,要回家的早已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。一天晚上小李子说:“下了火车到汽车站挺远,拿两袋面不休息能不能一气扛上车?咱们试验一下呗,”大家赞成。老六自告奋勇,我们把用毯子包好的两袋面放在她的肩膀上,她一只手叉着腰,一只手抓住毯子,围着屋里的火墙子走了起来,大家一起喊着:“一圈、二圈、三圈……,老六一直走了十圈。又有人说:“炕就是火车踏板,老六上!”只见老六咬紧牙关抬腿就上,一次、二次,怎么也上不去。这时大家才明白,一是炕比火车的踏板高,二是没有抓手,我们不禁大笑起来,眼泪都笑出来了。可苦了老六,累的是满头大汗。
       在兵团时是很难吃到包子的,一天畜牧排的一头牛死了,杀完牛后,指导员让把肉都送给食堂。第二天听说吃牛肉包子,知青们的脸上个个带着笑容。吃完饭后,宿舍的小冯和南芳竟又打起赌来。小冯说:“你要是还能吃五个包子,我花钱。”南芳说:“那你还得在食堂给我磕三个头。”小冯答应了对方的条件。有不怕事小的,于是有人一溜小跑到食堂买来了包子。食堂做的包子,一个足有三、四两大,只见南芳大口吃起来。吃着吃着她越吃越慢起来,看来是撑的够呛,可是为了面子,    她还是坚持把五个包子都吃下去了。小冯输了,宿舍的知青一起起哄,小冯不得不硬着头皮在食堂给南方磕了三个头。这件事一下子在连里传开了,那几天大家见了她俩就笑,吓得她俩直躲。
       团直学校给连里的学校拨下来一个大队鼓,四个小鼓。放学后几个学生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,在操场上操练。宿舍的人也想试试,一天晚上到学校拿来了队鼓,大家围着火墙子打起了队鼓。咚、咚,叭拉叭拉,咚咚……。你别说,那点 打的还真有点意思,一下子又找回了学生时代的觉。一直没有机会回连队,也不知那个宿舍还在不在?

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
x
        
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

手机版|公众号|小黑屋|可爱老人网

GMT+8, 2025-2-1 09:1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